香港聖公會教省  香港島教區  東九龍教區  澳門傳道地區
首頁 Eng 中文  

 

文章分享 - 古倫神父系列

轉寄文章 列印文章
文章標題 : 從基督教信仰探討現代家庭價值與家庭問題
發佈日期 : 2009年12月10日
作者 : 古倫神父 (譯者:鄭玉英姊妹)

父母必須給自己空間

我常常碰到一些以全副心力來教養孩子的父母。他們很想扮演好父母的角色。要理解孩子,為孩子盡最好的努力。但他們卻碰到自己的極限。例如:孩子很吵鬧、可能有過動症(ADS)或某種身心障礙症。有一位母親對我說,她對自己實在失望透頂。她一直想成為一位能充分諒解孩子的母親。但現在她卻發現自己常常對著孩子大吼.因為她對孩子擾亂和吵鬧不已的行為已無法忍受,也不知道孩子要什麼。所以我認為,在照顧孩子時,我們也應該照顧自己。相對於因為手足無措而責罵自己,不如思考一下,我應該怎麼做!需要那些協助,才能讓自己能夠冷靜的處理孩子的問題。有一位父親告訴我,他對於九歲的兒子因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上學感到非常無助。這位父親聽到兒子不敢上學的理由後馬上陷入恐慌。而這使得情況更加難以處理。因為父親的這種反應等於在告訴兒子:你實在很難纏。於是兒子就有了罪惡感,因為他讓父母如此擔心。為此,父母需要有平靜的內心和堅定的立場,而且也需要相信孩子有個健康的本質。我們也需要對看不見的東西保持希望,對孩子會發展出自我治療的力量保持希望。
 
教養孩子會碰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孩子常常會受到外來的影響,而這些影響是和父母的教養理念相違背的。不只媒體上的訊息、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,孩子也會從其他管道接觸到一些父母沒有能力應付的話題。此外,學校裡其他同學的言行也會對孩子產生巨大衝擊。如果孩子不穿名牌服裝,就會被視為圈外人,會被取笑。而反對這種奢侈習慣的父母,總有一天會覺得自己不得不買同樣的名牌服裝給孩子,以免他們被取笑。這時候,父母可以讓孩子建立強烈的自我價值觀,讓他知道他不需要用這些外在的事物來肯定自己。但事實上,要對抗潮流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