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帝的歸上帝 吳旨諾 關於奉獻,或許我們是這樣想的:我們不大願意討論,彷彿是個燙手山芋,免得招來滿城風雨,還是不談罷了;或是以為奉獻是理所當然的,故沒有討論的餘地;甚或只是個約定俗成的習慣,無需刻意討論。 福音書處處記載耶穌面對棘手的問題。其中,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問耶穌關於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,該不該納的故事,是我們熟識的。《馬可福音》12章記載耶穌要他們拿一個銀幣來,問他們:「這像和這名號是誰的?」他們對耶穌說:「是凱撒的。」耶穌對他們說:「凱撒的歸凱撒,上帝的歸上帝。」 納稅給凱撒,奉獻給上帝,其中的張力不在於金錢的分配,卻是對人效忠對象是誰的拷問。天主教工人運動的創辦人桃樂斯·戴 (Dorothy Day)曾道:「若你把屬於上帝的歸給上帝,就不會留下甚麼給凱撒了。」我們在崇拜中常唱《獻禮頌》:「萬物都是從主而來,我們把從主而來的獻給主。」(《歷代志上》29章14節) 但願我們每逢唱頌之時,都省察自己的奉獻:奉獻既不是施捨,也不是做善事,卻是認清我們所得的一切都是從上主而來,要徹底地把生命中的一切歸還給祂。 耶穌問法利賽人和希律黨人銀幣上的像和名號誰屬。其中,「像」在原文作εἰκών,可譯作形象。這不難讓我們聯想到《創世紀》1章記載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。我們若要如保羅當年的的提醒,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,上帝的形象是否又如鑄在銀幣上凱撒的頭像般顯而易見? 上主喜悅人的回轉和完全的獻上。對於踴躍奉獻,卻沒有按照其旨意行的人,上帝厭惡,亦不悅納此祭(《阿摩司書》5章21至23節)。約珥先知的呼籲也是沖着我們而來的:「你們要撕裂心腸,不要撕裂衣服。歸向耶和華 — 你們的上帝。」 願我們謙卑降服於上主跟前,讓上主親手塑造我們,恢復我們屬祂的形象,好叫我們能夠重尋我們在社區中的召命,獻上上主喜悅的活祭。 |